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长者专版
x 关闭
关闭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都匀要闻
都匀文明实践项目在全省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集中展示活动精彩亮相
打印 关闭 【字号:

5月30日,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街区”文明实践项目在全省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集中展示活动精彩亮相。

全省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集中展示活动现场

近年来,都匀市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围绕阵地整合、资源汇聚、联动赋能,创新打造以“街区”为概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阵地,推动实现文明实践更好服务群众、更加凝聚民心、更富生机活力。

一、以“四个强化”为统领,

全面建强街区服务阵地

一是强化规划先行,做优街区布局。立足城区各镇街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将各镇街自有的非遗文化、音乐文化、阅读文化、体育文化、旅游文化、影视文化、三线文化等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场景融入文明实践特色街区培育,分类打造“city walk”街区、书香都匀街区、影旅融合街区、三线文化街区、文体活力街区、音乐文艺街区、青年悦享街区、敬老爱幼街区8个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特色街区。二是强化分类指导,做亮街区特色。制定印发《都匀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八大特色街区建设方案》,按照“一街区一特色”,对八大特色街区的区域范围、打造标准、配合部门以及文明实践活动等相关内容和责任进行细化明确,由市文明办牵头统筹,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全面覆盖”的思路,积极统筹指挥,各镇街具体负责推动实施,在全市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文明实践街区发展模式。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做强力量整合。统筹用好社工、团市委、文旅、科技、医疗、教育等重点部门力量,将相关的21家部门(单位)、4个镇街、经济开发区等部门力量和资源与八大特色文明实践街区进行匹配整合,明确各部门(单位)职责任务,在阵地建设、资源共享、服务供给、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街区全力支持。四是强化阵地联动,做好资源整合。坚持“能统尽统、能用尽用”原则,将街区涉及的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基地,以及公园、广场、图书馆、文化馆等场所,按街区划定范围分别纳入到各个街区服务半径内。全面整合州、市两级文化馆等6类公共服务资源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8类社会服务资源,联动三线建设博物馆等6个市级特色资源,西山非遗集市、禁毒教育基地等8类文明实践基地,单位(部门)办公所在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共141个阵地场景融入文明实践街区,全面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文明实践街区,形成“阵地资源联动、作用凝聚发挥”的整体效应。

“City walk”文明实践特色街区

二、以“三全模式”为抓手,

全面增强街区服务能力

一是在品牌打造上,突出“全域”。坚持“品牌化”“项目化”工作导向,着力推动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建设。在市级层面,聚力打造“文明都匀·你我同行”“都说匀城”“理好都匀”三大市级品牌项目;在街区,分类打造代表三线文化的“东方记忆·薪火龙昌”、阅读文化的“崇实烛光 悦读驿站”、音乐文化的“大桥头音乐会”、敬老爱幼传统文化的“银龄互助·银丝牵伴”等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街区文明实践品牌,在全市形成“全面覆盖、星点绽放”的文明实践生动格局。二是在项目内容上,突出“全科”。坚持活动当家,内容为王,按照“文明实践街区+项目+活动”的思路,充分挖掘街区特色资源,重点从理论政策宣讲、文化传承保护、文明风尚培育等方面着手,各街区积极创新打造文明实践项目。目前,共培育出非遗文化“一讲三体验”“少童赋能·共筑书香”等面对面、接地气且体验感强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项目34个,将文明实践浸润到群众生活方方面面,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时时可感。三是在服务时间上,突出“全时”。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夜间模式”,在部分街区范围内选取有一定基础条件的文明实践站(点),将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提供活动场所供群众使用。同时,在街区内群众聚集度高、基础条件较好的商圈、公园、广场等阵地,组织开展“大桥头音乐会”“文明夜市”等一批夜间文明实践活动,形成“白天+夜晚”的文明实践活动模式。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夜间文明实践活动57场次,得到广大市民群众一致好评。    

“都说匀城·唱响桥城新生活 ”项目活动

三、以“四个抓实”为导向,

全面提升街区服务质效

一是抓实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为文明实践街区“增强内力”。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文明建设、社会公德、文化传承、科技科普、移风易俗等内容,在各街区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体育健身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群众“幸福生活半径”。2025年以来,全市8个文明实践街区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301余场次,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巩固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水平。2025年全市春节文明实践活动获央级媒体刊发稿件15条,省级媒体刊发41条,州级媒体刊发50余条(次),总浏览量超2亿人次。二是抓实文明实践队伍打造,为文明实践街区“提供动力”。在各镇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发动街区内公职人员、在职党员、律师、医生、教师、热心市民等群体组建文明实践特色服务队。目前,全市8个街区共有“法律援助、应急救援、医疗服务、青少年服务”等专业服务队伍8支,以及家园环卫队、邻里帮帮队等文明实践服务队314支,在全市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实践、人人奉献爱心的浓厚氛围。三是抓实文明实践特色融合,为文明实践街区“增添魅力”。扎实用好街区内石板古街、百子桥、剑江体育公园、崇实书院、茶博园、秦汉影视城、三线建设博物馆等文化阵地,坚持将非遗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阳明文化与文明实践相结合,在重点街区常态开展文化集市、非遗文化体验、民族婚俗表演等活动,全力打造“文化都匀”,全面彰显桥城都匀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四是抓实文明实践内涵丰富,为文明实践街区“注入活力”。充分利用各街区特色资源、阵地资源,联动各市直部门开展各类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好兴文化、促文明的工作任务。在“city walk”街区,整合石板古街、人民广场、青年友好街区等阵地,结合“我们的节日”,定期开展非遗文化展示体验、传统民俗表演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春节期间,“city walk”街区开展的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人民网、中国文明网等各大网络平台以及CCTV3频道的《春晚等着您》全球直播中展示。在三线文化街区,充分发挥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薪火剧院等阵地作用,通过开展“三线小小讲解员”“三线人讲三线”“三线人演三线”“社区剧院演绎”等活动,助推“三线精神”弘扬传承,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也被中科院等部门评选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书香都匀街区,立足“书香都匀”建设和崇实书院阵地,承办各类省、州、市阅读活动,打造“绿书签”主题公园,培育“崇实烛光 悦读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推动全民阅读理念深入人心。在音乐文艺街区,结合西山公园、西山大桥、匀创市集,在重要节假日开展剑江欢乐游、水上烟花秀、水上交响音乐会、水上全民健身等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大桥头音乐会”等文明实践活动,极大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在敬老爱幼街区,积极开展智慧助老、爱老敬老文明实践活动,探索培育“德润童心·尚善龙潭”文明实践项目,开展廉洁家风、亲子教育、健康与安全等课程活动,将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都匀市文峰街道龙潭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影旅融合街区,聚焦“影视+文旅”相互融合,打造“西南影都大庙会”“怪诞奇遇夜”“我在都匀当明星”等大型文明实践活动IP,街区开发以秦汉文化为主的沉浸式演绎节目,全年开展5000余场演绎活动,吸引大量游客,街区日均接待游客达2万余人次。同时,街区开展旅拍体验活动,积极打造旅拍沉浸式体验产品,不断擦亮“西南影都”品牌,推动影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各街区在品牌打造、服务项目、活动内容等方面各具特色,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出文明实践街区无限活力,充分彰显视觉美、体验美、成效美、特色美。

“书香都匀“文明实践街区开展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推广活动

下一步,都匀市将进一步探寻多样化的文明实践方式,不断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服务“菜品”,以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的服务方式,真正让文明实践活动符合群众“口味”,让文明实践活动更具活力、魅力、吸引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