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长者专版
x 关闭
关闭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都匀要闻
“蝶舞黔坤”民族拼花艺术展在都匀圆满落幕
打印 关闭 【字号:

8月1日,由中国拼花艺术传习馆核心承办,黔南州博物馆、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蝶舞黔坤”民族拼花艺术展,在都匀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凝聚匠心、连接古今的文化盛宴,不仅充分展现了拼花艺术的非凡魅力,更在闭幕之际书写下一段温暖人心的传承佳话。

自7月16日盛大启幕以来,展览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文化学者及普通游客。展厅内,自明代流传至今的珍稀云纹样、百余件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审美的创新拼花作品,以及“蝶舞乾坤”“凤穿牡丹”等一系列精美文创,在经纬交错间诉说着多民族交融的深厚历史。参观者无不为刘惠敏老师带领团队耗费半生心血复原的数百种传统纹样所震撼,更在传习馆导师每日细致的现场讲解中,深切领悟了拼花艺术“化零为整”的哲学智慧。



闭幕日的撤展时刻,一份意外的不舍令所有人动容。来自湖南的一家游客,结束昆明之行后专程赶往都匀,却因临近结束而看到撤展场景,难掩失落与遗憾。女主人望着逐渐收起的展品,泪水悄然滑落。这一幕被传习馆创始人刘惠敏老师深深记在心中。“我们懂这份遗憾的重量。”刘老师立刻上前,轻声安慰。她将现场仅存的最后一本亲著《「蝶舞黔坤」民族拼花艺术》郑重签名赠予,又俯身将一枚精致拼花挎包送给同行的小女孩——孩子破涕为笑,欢喜得合不拢嘴。面对这份意外之礼,刘老师更在现场为他们细细讲述拼花“一线一布”背后的故事与深情。

“展览会落幕,但守护与分享永不止息。”刘惠敏感慨道,“看到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光,便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告慰。布依拼花的生命力,正在这心与心的传递之中。”

本次展览被公认为黔南非遗活化传承的重要里程碑:系统梳理并公开展示了从明代至民国的珍稀纹样谱系;刘惠敏新著《「蝶舞黔坤」民族拼花艺术》为研究与教学提供权威文本;百余件展品打通传统工艺与当代设计壁垒;携手多所高校建立的传承基地成果斐然,彰显年轻一代接棒使命;“蝶舞”“凤穿”等系列文创成功让非遗走入日常消费场景。

中国拼花艺术传习馆始终以“让传统活在当下”为使命。展览虽已收官,但传习的步伐从未停歇。未来,将持续推动拼花技艺走进更多社区工坊、校园课堂,深耕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与您相约下一次“蝶舞花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