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长者专版
x 关闭
关闭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都匀市人民政府关于对黔南州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打印 关闭 【字号:

民建黔南州委:

  贵委提出的《以打造知名全域旅游目的地为抓手 促进都匀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旅游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

  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印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的通知》(旅发〔2017〕7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6〕24号)等文件精神,我市结合2016年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及旅游资源开发情况,正在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积极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现已制定出《都匀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申报方案》及《都匀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市紧紧把握大众休闲旅游时代的发展机遇,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方向,高举生态旗、打好休闲牌、走活创新路,持续打响“山水桥城·国茶之都”旅游品牌。

  2017年,我市在南沙洲公园、文峰公园和人民广场建设了免费Wi-Fi试点项目,项目采用定向AP(无线访问节点)、网络路由交换设备实现信号覆盖,AP沿步道进行布点,利用现有的灯杆、监控立杆安装,每个区域安装单独的路由交换设备进行网络管理。南沙洲公园及文峰公园的共用专线网络带宽为100M,人民广场为100M。该项目于2017年12月23日全部完工,目前项目已经通过验收,正在试运营,为市民提供了免费的、安全的Wi-Fi服务。

  2018年,我市明确市旅发委牵头、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配合建设“智慧旅游”项目,依托全州旅游“一站式平台”,通过统一的跨区域、跨景区的旅游数据交换体系,实现我市景区游览方式智慧化升级。提高旅游公共信息、自驾游等服务,探索虚拟现实、三维仿真等技术在旅游行业的新应用,提升智能自助导游和深度体验服务水平。目前,该项目正在方案比选阶段,争取尽快实施。

  在人才培训和交流方面,我市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培养制度:一是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深造,引进省内外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每年招聘工作中均安排计划用于旅游人才招聘,2015年至2017年共招聘和引进旅游类人才8名,并给予非都匀市户籍的人才每人一套拎包入住公寓,以稳定人才队伍。二是加大对酒店、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培训,将对涉旅企业人员的培训纳入总体培训计划,截止2018年5月止共举办2期培训,培训人次达180人。三是和高校建立政校合作机制,分别于黔南师院及贵州省内贸学校签订了合同,建立了200人的旅游接待队伍。四是建立人才库,丰富人才队伍,目前我市已聘请5名旅游行业人才顾问。五是促进校企合作,为贵州省内贸学校与广西老木棉投资有限公司牵线搭桥,促进更多的人才进入到旅游行业。六是加大资金保障,在市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2.5%的资金用于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二、结合全域旅游发展和都匀实际,精准发展定位

  我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满足大众化、多样化旅游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全景都匀,全域推进”为方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旅游工作思路,贯彻“旅游+”工作理念,策划“+旅游”项目,依托本土特色,实施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以茶文化为引领的休闲康养型全域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逐步实现全域景观化、环境一体化、市场规范化、服务精细化,促进旅游转型升级、全域发展的路上开拓进取。

  依托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斗篷山-剑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水桥城、国茶之都等旅游品牌,在30多万亩茶园的基础上打造茶文化休闲康养型全域旅游目的地是都匀市发展全域旅游的必然选择。一是“天时”,发展休闲康养旅游是强化生态保护发展的最佳时机和选择。对都匀生态保护发展而言,发展康养休闲生态旅游,利用的是都匀良好生态资源,提供的是生态产品,走的是生态发展路子,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二是“地利”,都匀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为16 °C,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是茶树生长的好地方。三是“人和”,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五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代崇祯年间,都匀产出“鱼钩茶”、“雀舌茶”已列为“贡品”进献朝廷;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上获得优胜奖;都匀毛尖是1956年由毛主席亲笔命名;一九八二年评为全国名茶;198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素有“北有仁怀茅台酒,南有都匀毛尖茶”之美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毛尖茶点赞,并作出将毛尖茶品牌打出去的重要指示。我市力争通过五年的时间,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空间布局,打造出以茶文化为引领的休闲康养型全域旅游目的地,基本建成毛尖茶文化旅游区、康体养生旅游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山地户外旅游区、特色乡村旅游区,形成多点支撑的、全域的大旅游发展格局。

  三、定位指导,带动项目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力,必须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布局,坚持规划先行,以准确的规划定位为指导,以项目带动。

  (一)打造以茶博园、毛尖小镇、汉唐影视城、杉木湖等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休闲区。一是茶博园的硬件设施基本具备,每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体验旅游,让游客可以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享受,提炼都匀茶文化。现茶博园正在策划茶人、茶农、游客参与的一台茶文化表演剧。二是利用“茶博园+汉唐影视城”的区位优势,充实旅游景区业态布置,通过对茶文化和汉唐文化的分析,通过旅游联盟策划在茶博园、影视城、杉木湖开展春节茶博园庙会、“千团万人游”、杉木湖捕鱼节等一系列游戏活动,让毛尖茶文化和汉唐历史文化渗透到旅游活动中,提高游客参与度和获得感,有体验有互动。三是让游客参与制茶、制茶具、制茶用品的项目。通过参观、制作、讲解、研讨、品尝等活动,展示茶文化、茶情调,使游客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多层面、多角度地获得一种整体统一的美好感受,形成景区茶文化与游客身心互动的良好氛围,留下深刻的记忆。

  (二)建设清水江国际康养小镇。都匀经济开发区已依托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区位优势,正在开展都匀市经济开发区清水江旅游景区规划工作,现已完成一期(核心启动区)详细规划工作。该景区将规划中医保健、康复疗养、医养结合、苗医苗药等功能区,该项目预计2018年底启动实施。

  (三)依托不同的特点,合理开发螺蛳壳、斗篷山、归兰山等山地生态休息旅游区。我市2017年将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潭三个景区连片打造升级为都匀市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滩旅游景区,现已完成《都匀市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滩旅游景区总体规划》《都匀市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滩旅游景区建设推进计划》《都匀市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滩旅游景区近期引爆项目策划》《都匀市斗篷山-螺蛳壳-四方滩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建设完成后将争创5A级景区。依托“贵州十大非著名山峰”——归兰山及周边潘硐村、榔木水寨等将归兰山景区努力打造为5A级景区。现由都匀市未来旅投公司负责该景区的开发建设,已完成《都匀市归兰山水族文化特色小镇及户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编制,正按照规划开展水族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

  (四)打造都匀的“西街”和“后海”。目前我市已建成茶馆32家,其中五星级茶馆2家,三星级茶馆3家。各宾馆、酒楼大厅内大多数都设置了茶室。下一步着重打造大众茶馆,拟在文峰公园、南沙洲公园、西山桥、毛尖广场、新都汇沿河走廊、百子桥河走廊建设便民茶室、共享茶室。2018年5月20日在东方记忆(三线文化园)推出首期“茶琴同韵”活动,并将每年的5月20日暨全国音乐家协会古筝武林争霸赛(都匀站)期间,同期定为“都匀市全民饮茶日”,借助全球直播的媒体宣传资源,全市各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各公园共同举办万人品名茶活动,提升城市茶文化底蕴,形成规模化向外推介,然后逐年提升内容常态化举办。

  四、完善要素的合理配置,激活旅游生机

  为了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必须加快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建设,完善旅游产业链,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激活旅游生机。我市一直秉承让游客在都匀“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行得省心、游得安心、购得称心、玩得开心”的服务理念。一是坚持交通先行,大力实施旅游畅通工程,着重完善以旅游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市规划了杨柳街经甘塘、螺蛳壳、团山至桐州旅游公路,全长约135.5公里,项目总投资30.3亿元。项目建设将有效将杨柳街、斗篷山景区、四方滩景区、螺蛳壳景区、高寨水库景区、毛尖茶生态茶园、团山茶叶种植区及包阳农耕园连接,形成以毛尖茶产业为主的茶旅结合形式的旅游环线。该项目中包含有房产营地、自驾车营地、汽车旅馆等。目前项目已经于2017年11月23日完成了工可批复,已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纳入项目计划,争取项目建设资金,争取早日开工建设。二是坚持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鼓励我市更多民间资本倾向性的投入及涉旅企业进一步发展,着力提升旅游接待档次,我市已研究制定《都匀市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中鼓励各方支持打造星级酒店、特色民俗客栈、特色美食品牌。对新建并正式挂牌的五星级旅游酒店,给予每个房间一次性奖励10000元;新建并正式挂牌四星级旅游酒店,给予每个房间一次性奖励5000元;新建并正式挂牌三星级旅游酒店,给予每个房间一次性奖励1000元;新建并正式挂牌特色酒店、政务酒店、特色民宿客栈给予每个房间一次性奖励1000元。给予荣获全国“双百强”称号的旅行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一次性奖励10万元。并按照相关要求,定期开展对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及旅游景区(点)的涉旅企业经营者、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强化对旅游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导游服务人员的任职资格培训。该实施意见已于2018年4月28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待市委常委会审议后正式印发实施。三是紧紧围绕都匀毛尖茶系列产品做文章,培育以都匀毛尖茶为主的旅游商品龙头企业,重点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加快建设“旅游特色商品交易中心”,设立大型旅游商品综合市场,拓展旅游商品销售平台。2018年3月15日邓忠学市长到灵智广场召开现场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旅游特色商品交易中心建设事宜,目前该项目正有推进,部分特色餐饮去已正式对外营业。四是按高标准配套建设都匀旅游集散中心,拓展旅游服务市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推动大交通服务于大旅游,我市结合都匀客运西站项目建设,将都匀西出口旅游集散中心与客运西站捆绑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都匀西部的旅客源服务质量及档次,目前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计划2019年投入使用。五是丰富旅游娱乐活动内容,在中心城区和旅游景区结合文化建设,开发安全、健康、多彩的娱乐项目,创作游客“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可互动的项目,满足游客需求。六是适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组建旅游车队,开通市内旅游交通专线,现已开通都匀汽车南站往返前往茶博园、百子桥(南侧)往返斗篷山景区的旅游专线公交车。

  五、开展大市场营销,发挥好旅游集散地的优势

  近年来,都匀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把加强旅游宣传促销作为发展壮大旅游产业的重要环节。在旅游宣传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宣传方式创新,宣传成效较为明显。一是高速广告营销。通过购买服务,利用毛尖大道、高铁东站、南出口广告牌对我市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宣传,根据不同季节旅游产品更换宣传内容,加深来往车辆对都匀市旅游形象的整体感知。二是节庆活动营销。利用新春活动契机,今年春节在东方记忆举办都匀市新春活动推介会,吸引了多家家省内外知名媒体及涉旅企业参与。三是旅游交易平台及旅游推介会营销。2017年9月参加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的首届少数民族旅游商品博览会上,都匀毛尖茶获得金奖;2017年11月参加贵州省旅游发展大会,组织我市旅游企业参展促销活动,增加我市景区景点旅游品牌知名度;2017年12月参加黔南州在成都重庆开展的我州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四是印制旅游宣传册,2017年设计和印制都匀市旅游宣传册15000份,宣传推荐都匀市“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五是新媒介营销。充分发挥“旅游+”理念,围绕“山水桥城•国茶之都”宣传主题,建立宣传与系统营销机制,积极筹备都匀市旅游宣传片的制作(已与中央电视台4频道达成初步协议)和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六是2019年黔南州旅游发展大会将在我市举办,以举办旅发大会为契机,更好地发挥黔南州旅游集散地优势,作更大范围的营销。

  着力九大工程,推动转型升级

  我市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的要求,及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按照每周督查、每月调度的方式,落实全州旅游九大工程。特别是2018年1月全州召开旅游九大工程启动会以来,以打造“黔中旅游目的地”和“贵州南部旅游集散地”为目标,以九大工程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狠补工作短板,通过“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区域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全力促进都匀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奋力打造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再次感谢贵委对都匀市旅游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贵委能一如既往地继续关心和支持都匀旅游!

  都匀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