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
为切实提高农村供水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6月27日,省水利厅制定并印发了《贵州省县级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黔水农〔2022〕15 号)。2022年7月6日,州水务局下发《关于开展县级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的紧急通知》(黔南水供排〔2022〕13 号),要求我州各县(市)按照省厅要求,抓紧组织开展县级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此背景下,结合“国发〔2022〕2 号”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用水需求,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供水专业化、标准化管理,持续提高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障率,提升运行管护水平,实现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实现以水养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切实提高农村供水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助力我市乡村振兴,都匀市水务局全力推动《都匀市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二、编制过程
根据省水利厅及州水务局关于开展县级农村供水管网规划编制工作要求,2022年7月10日,都匀市水务局牵头开展《都匀市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7月13日,经都匀市水务局党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议定由第三方编制机构黔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设计单位)承担本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7月27日,我市成立都匀市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领导小组,统筹领导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8月,我市各乡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调查工作,都匀市水务局及设计单位对我市中小型水库、河流等骨干水源进行实地勘察,全面梳理水源、输配水管网、水厂或消毒设施及供水高位水池、入户设施、水量需求“五个清单”,形成包括“一码两库”(对 100 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设施赋予红黄绿码),建立新建项目库、维修项目库,摸清我市供水家底和发展需求。2022年9月,设计单位按照《贵州省县级农村供水管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农村供水工程赋码实际,全面分析我市建设基础和需求,合理确定规划目标指标、统筹确定建设重点任务,全力推进规划报告编制工作。2022年10月25日,设计单位完成规划初稿编制工作。2022年11月7日,黔南州水务局组织相关专家对该规划进行审查。2022年11月9日,规划初稿发市有关部门、各乡(镇、街道)、供水公司单位征求意见,截止2022年11月15目,共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1条,其中:无意见7条,修建建议4条,采纳4条。2022年11月25日,该规划通过州水务局专家组技术审查。
三、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
规划成果共九章,其中:
第一章 现状及形势。内容包括:区域情况、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及总体建设规模等。
第二章 规划基本情况。本次规划指导思想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国发〔2022〕2 号”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省市水网为统筹,县域供水管网为重点,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老旧管网维修,构建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供水管理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用水需求,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保障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农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指导思想。规划基本原则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持续提升;政府主导,两手发力;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广泛参与,社会监督”。规划依托《都匀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并加强水源选择论证,优化水资源配置,优先利用我市已建及在建中小型水库、引调水等骨干水源工程作为我市农村供水工程水源,进一步提升工程供水水源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都匀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及乡镇规划,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乡村产业发展用水保障需求,合理确定任务及目标。规划建设和完善农村供水管网,解决都匀市29.9616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持续提高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着眼于提高水源调配能力、城乡供水保障能力、供水管网智慧化水平、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水平。到2025年,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2%以上,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比例大幅提升,水费收缴率和水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初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和供水专业化、标准化管理;到2035 年,继续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持续提高我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障率,提升运行管护水平,实现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实现以水养水,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划。确定规划范围为沙包堡办事处、绿茵湖办事处、小围寨办事处、平浪镇、墨冲镇、毛尖镇、匀东镇和归兰乡8个乡镇。确定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近期水平年为2025年,远期水平年为2035年。规划根据现有稳定水源、规模化水厂、集镇及村寨的位置和高程进行关系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我市供水划分为城区水厂片区、匀东水厂片区、绿茵湖水厂片区、匀南水厂片区以及毛尖水厂5个片区。根据都匀市总体规划及乡镇规划,规划确定近期2025年供水人口为36.5万人,远期2035年供水38.5万人。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贵州省行业用水定额》(DB52T 725-2019)等相关规程、规范,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本着节约水量的原则,规划确定用水标准为乡镇最高日120 L/人·d,农村居民生活90 L/人·d。规划优先利用优良水源,确定水源保证率为95%。规划统筹考虑改厕、洗涤、环境卫生、消防等用水需求,确定工程近期供水规模为5.67万m3/.d,远期供水规模为7.67万m3/.d。规划总体建设规模为实施项目40个,项目受益人口41.1349万人。
第四章 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一是明确工程产权及落实运行管护责任主体。二是依托供水公司积极推行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模式,提水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供水成本监审、适时调整水价,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四是完善供水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智慧化管理水平。
第五章 投资测算和效益分析。经参照类类似工程进行投资测算,规划项目估算总投资为108996.38万元。经效益分析,工程经济评价可行,助力乡村振兴,社会效益显著。规划项目建设投入大,需采取积极争取上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财政资金投入、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政策性银行融资、商业银行贷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筹集资金。根据我市农村供水实际,规划近期实施现有工程设施更新和改造工程项目、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改造项目及现有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消防工程,远期实施匀南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及消防工程、水厂联通工程、灌溉工程。
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规划和实施对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推动城乡供水实现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管理,缩小城乡用水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社会环境是有利的。农村供水管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是暂时的,且影响较小,我市农村供水管网工程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是可行。
第七章 保障措施。内容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前期论证、资金和建设用地保障、强化跟踪指导、推进智慧水网建设,加强管理,确保工程效益。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本规划为我市水网规划的一部分,是今后我市农村供水管网建设的重要依据,建议:1.加快都匀市农村管网建设规划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实施;2.健全完善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3.加快大河水库、羊安水库、林荫水库以及石龙水库的工程建设进度,为规划提供水源支撑。
该规划成果包括报告文本、附表及附图3部分组成,以上说明,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