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长者专版
x 关闭
关闭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发展规划
都匀市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林业工作打算
打印 关闭 【字号:

  2017年,都匀市紧紧围全州林业发展中心工作,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实施新“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扶贫等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全市森林蓄积量达883.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03%,林业产值达16.53亿元,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市)”,被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为“全国绿水青山生态强县”。

  一、都匀市“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亮点打造及 “六大绿色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情况

  通过三年建设,全市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都有了明显改观。截至目前,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为39.7%、36.9%,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拥有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水源保护林等森林面积12万公顷,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5.56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剑江河河道绿化和环西大道等道路绿化为网络,以剑江半岛、银湖星城、南洲国际等居住区绿化为基础,以南沙洲公园、杉木湖中央公园、三江堰公园、雨花湖湿地公园、173活水公园、海咬公园等公园广场绿化为亮点,以青云湖国家级森林公园、西山公园等环城绿化为依托,以发展刺梨等林业产业带动造林灭荒的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绿化新格局。

  (一)都匀市“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亮点打造(引爆点)建设情况

  州绿建办下达都匀市“绿色黔南”亮点打造任务为3个,目前,实际完成任务5个亮点的景观绿化,分别为2015年雨花湖湿地公园和173活水公园,2016年都匀市三江堰生态修复工程(滨水景观)和青云湖接待中心,2017年都匀市海咬公园。

  (二)绿色通道建设

  根据州绿建办下达我建设内容,我市完成绿色通道建设1210亩,长度19.65公里,分别如下:2015年绿色通道完成厦蓉高速可视范围及西出口可视范围内760亩,都匀西出口至辣子关全长3.65公里两侧的绿化;2016年完成贵新高速两侧450亩绿化;2017年完成S205冷风坳运动银石公路(归兰乡)改造工程道路两侧绿化,绿化里程16公里。

  (三)绿色水域护佑

  州绿建办下达治理河道一条,我市完成剑江河茶园水库——雨花湖湿地公园河段治理,年度治理分别如下:2015年完成剑江河雨花湖河段治理(雨花湖湿地公园)建设;2016年完成三江堰景观打河段的治理打造;2017年完成都匀市观澜轩片区剑江河段。

  (四)绿色金山打造

  三年完成林业产值36.6亿元,完成花卉观赏苗木基地0.3万亩,新增茶园20000亩,其他经济林371亩,建成经济林刺梨基地建设1000亩。

  (五)绿色屏障工程建设

  完成人工造林3.1736万亩,封山育0.3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达19.9万亩,2017年都匀市森林覆盖率达62.75%。

  (六)绿色城乡建设

  2015-2017年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实际完成333.58公顷(州绿建办下达任务327公顷),其中:2015年我市的城镇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任务为131公顷,2016年实际完成新增绿地面积规划数为119.2公顷,2017年新增绿地面积实际完成83.38公顷。

  (七)绿色矿山建设

  2015-2017年完成绿色矿山建设任务3处,分别为2015年毛尖镇兴和煤矿的生态修复,修复面积5亩。2016年豪龙水泥厂石灰岩岩山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修复面积5亩。2017年完成毛尖镇茶山煤矿生态修复,修复面积3亩。

  二、2017年林业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生态建设方面。一是全年实施营造林5.7789万亩,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3.5万亩,植被恢复1.7789万亩,天保工程二期建设5000亩。二是牵头落实 “绿色黔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都匀市2017年六大绿色工程各项建设任务,精心组织迎接州对市的各季度督查考核,截至目前暂未出现扣分情况。三是指导完成全市35家种苗生产经营单位新育苗木453.7亩,7307万株。五是推进全市51.60万亩地方公益林分户界定区划。

  (二)森林资源管理方面。一是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量。2017年我市森林采伐限额为14.3838万立方米。截止12月31日我市已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190份,采伐面积75.25公顷,下证采伐蓄积8877.87立方米,下证采伐量为年度采伐限额的5.5%。二是严格林地征占手续审批。主动服务农村组组通道路建设,一方面把好各项工程建设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关,按照《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办法》的规定对各项工程建设必须征占用林地的,提前主动介入,积极指导,做好建设工程项目选址及征占用林地的审核报批工作。截今为止网上申报项目10个,已取得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的建设项目9个。另一方面坚持把林地保护作为我市林业工作的重点,严厉打击破坏林地的行为。结合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依法打击未批先占、违法使用林地的行为。完成全市疑似占用小班的外业核实调查及内业处理上报工作,共查处林地案件118起。三是加强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强对全市木材经营加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和安全生产检查,加强路检路查,依法查处非法经营加工、运输木材的行为。按照省、州文件要求,完成27家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清理整顿和年审换(发)证工作,并进一步完善了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信息的采集。

  (三)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一是毫不松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2017年1月1日至 2017年12月31日,全市共发生森林火情(灾)2起,过火面积9.86公顷,非林地5.36公顷,林下火4.5公顷,扑救森林火情(灾)出动汽车103辆(次)。无扑救人员伤亡,无林火烧毁村寨。二是不断强化森防设施建设,建成视频监控15座,瞭望塔2座,其中市财政投资210万元在重点林区建成10座,同时在九个乡镇(办事处)组建森林防火半专业应急扑火队9支,共计290名。三是紧而又紧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全年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指标为2‰),无公害防治率达100%(指标为90%以上),测报准确率为96.2%(指标为90%以上)。四是完成全市1109棵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并制定《都匀市林业生态保护有奖报告制度》。五是扎实开展“六个严禁”。截止12月31日,全市共梳理出2017年涉林案件184起,其中政案件43起,全部查结,查结率100%,刑事案件141起,全部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移送率100%。历年开展专项行动的案件191起,其中行政案件148起,全面执行完毕,执行率100%,刑事案件43起,案件全部查结,查结率100%。

  (四)林业服务方面。一是完成2例林权抵押贷款审核、登记、发证等工作,发放贷款金额380万元,面积1923.49亩。二是在林权主体改革“回头看”工作完成错证更正21宗;办理林权证变更8宗,面积52亩;完成林权证遗失、损毁补办13宗。三是做好群众接访工作,接待来访咨询群众100余人次,纠纷调处9例,成功1例。引导农户建立农民涉林专业合作社21个。四是完成全市移民搬迁户1239户林权所有者汇总工作;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五是做好行政审批工作,审批窗口全年共受理并办结审批事项397件,事项进驻率100%、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

  (五)切实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工作。一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党组书记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执行“一岗双责”,重点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细化落实到人;二是突出抓好机关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干部工作作风和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上下班、来人接待、公务出差、公车管理等机关制度,制定印发了《中共都匀市林业局党组工作作风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都匀市林业局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营造林成林率的工作方案》、《野外用火巡逻检查工作方案》等制度和方案,并实行常态化管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强化党务政务公开,定期在政务信息网和局网站对重要法律法规、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公开公示。

  (六)生态扶贫方面。一是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聘请721名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1万元;二是2017年兑现国家公益林补偿资金656.13万元,涉及贫困户3028户,资金110.62万元,户均365.3元。三是2017年共兑现退耕还林补偿资金2970万元。其中2015年度9000亩退耕还林第一、三年度补偿资金720万元,涉及贫困户501户,涉及面积1416.5亩,资金113.32万元,户均2261.8元;2016年度4.5万亩退耕还林第一年度补助资金2250万元正在兑现中,涉及贫困户2219户,涉及面积6408.91亩,资金320.4455万元,户均1444.1元。四是抓好凯酉村脱贫攻坚。出资13万元,为51户脱贫户发猪112头;和平浪镇各出资50%资助凯口宏行杰海花草种植销售有限公司三年土地流转费;组建凯酉村造林劳务合作社,承接2017年退耕还林项目种植工程,以务工形式让贫困户得到增收。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林业行政执法难度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林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未批先占、乱占林地、乱开乱挖的违法案件增多,依法治林的难度仍然很大。

  (二)山林纠纷调处难度大

  林权纠纷历史遗留多,相当一部分的纠纷由于历史原因都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予以调处解决,尤其是县际纠纷、国有与集体林边界纠纷特别突出,调处难度很大。

  营造林任务量大,土地难以落实

  通过“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及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推进,我市可供造林的宜林荒山、退耕地块日渐减少,随着年度造林任务的逐年增加,我市营造林任务面积难以落实到山头地块的问题已逐步凸显。

  (四)机构改革影响

  机构改革后,将乡镇林业站划归乡镇政府管理,给全市林业统一管理、规划、建设工作带来困难。同时,多数乡镇林业站仅有1名正式职工,在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强化的新形势下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四、2018年工作打算

  2018年市林业局将继续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以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为载体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以多彩黔南建设为契机大抓生态建设,全力实施植被恢复项目等生态工程建设。并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好林业发展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林业产业发展。紧紧围绕“美丽黔南”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及2018年国家、省下达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各类项目的政策机遇,依托退耕还林为主导,推动刺梨产业发展。

  二是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六个严禁”工作、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持之以恒抓好森林防火,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完善全市监测预警体系,保障全市森林生态安全。

  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消化不稳定因素,建立起新型、有序、健康国有林场发展道路,推进国有林业资源良性发展,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并通过国家验收。

  四是以“绿博会”为契机,结合美丽黔南高速公路彩化建设项目(厦蓉、贵新部分),打造“千里多彩生态廊道”,积极配合“绿博园”建设相关部门做好规划区内的森林景观提质,绿化美化工作。

  五是深入实施林业生态扶贫,提高林业扶贫贡献率。围绕脱贫攻坚战,发挥林业产业在扶贫中的基础作用,及时兑现林业补偿资金,使贫困户年收入中林业收入不断提高。

  六是推动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指数排名稳步提升,落实好脱贫攻坚及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