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多管齐下“引才”,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 都匀市人民政府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都匀市人民政府 » 专题专栏 » 创新专题 » 长者专版 » 都匀要闻

都匀:多管齐下“引才”,激活产业升级新引擎

 字号:[ 缩小默认放大]

都匀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将人才兴匀战略作为推动都匀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建立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双组长”制指挥体系,全方位统筹协调招才引智各项工作,为都匀市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凝聚人才力量。

召开“双招双引”提升行动招才引智工作调度会

紧盯需求精准引才

聚焦轻纺、匀酒、毛尖茶、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等产业,精心谋划布局,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涉企市直部门)到企业生产一线开展地毯式走访调研20余次,重点摸排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技能型人才、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的需求。目前,建立企业人才需求台账1个,动态更新17家企业32个岗位84名人才需求。同时,精准对接用工专班、高校、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一季度完成招引企业创新创业人才73人、技能人才30人。


到广东省“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开展引才交流活动

创新方式招引人才

充分利用黔南州·都匀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优势,将其精心打造为人才汇聚前沿阵地与高能磁场,定期组织省内外企业结合用人需求开展人才招引工作,截至目前,组织61家企业提供300余个优质职位,涵盖多元领域、匹配不同层级人才需求,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0余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招商引才模式,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云招商”“云签约”等活动。深化实施“3+3”工作机制,重点围绕新兴产业由“3+3”工作组开展集中寻商攻坚,其他产业由都匀经济开发区班子及“四化”专项组牵头领导带队外出,力争储备形成一批新的招商引资洽谈项目。截至目前,到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产业聚集区开展外出寻商引才22次,正在洽谈的企业项目45个。

定期组织省内外企业开展人才招引工作,为企业和各类人才搭建高效沟通桥梁

搭建载体自主培育

建立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打造“桥城轻纺技工”“桥城家政”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能人才品牌,持续擦亮“都匀毛尖技工”技能人才品牌。鼓励各类企业结合实际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间,州级技能大师工作室6间,共培育技能人才44748人,其中涉及都匀市主导产业的涉茶类人才901人、家政类人才8169人、轻纺类人才328人。

“都匀毛尖技工”技能大赛

畅通渠道协作联动

巧借东西部协作、友好城市协作的强劲东风,都匀市主动作为,选派专业团队到广州市、苏州市等地,就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招引开展洽谈与合作。依托都匀“桥城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挂牌穗黔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技能人才培训支持、基地(工作室)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及管理体系建设、合作模式引入等方面开展合作;通过引进东部优秀师资团队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都匀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目前正在洽谈的人才团队2个(苏州市徐斌无痕教育研究团队、广州南粤家政人才团队),力争年内完成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吴天祥在匀酒厂(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室对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做优环境汇聚人才

在人才政策方面持续深耕发力,加快推进对企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制定,特别是在住房保障、科研经费支持、子女入学、金融服务等关键痛点、难点方面提升优惠力度,全方位、立体式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的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人才日”活动,营造本地区尊才爱才的浓厚氛围,实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性循环。同时,落实都匀市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整合政务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等各类资源,为招商项目和引进人才提供从项目申报、落地建设到生产经营、生活保障的全流程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截至目前,市领导干部带头走访联系服务人才30余人次。同时,在政务服务大厅开启“贵人智办”AI助手服务新模式,10分钟完成极速审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