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关怀版
个人中心 长者专版
x 关闭
关闭视频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发展规划
都匀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情况汇报
打印 关闭 【字号: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下,都匀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市工作部署,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抓好“米袋子”“菜篮子”“钱夹子”等各项工作,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现将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粮食安全生产保供给。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抓实抓细粮食安全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粮食春播夏种37.86万亩,占计划35.5万亩的106%。(其中:水稻种植21.5万亩、玉米种植14.27万亩、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完成2万亩,完成率分别为100.6%、117.4%和100%);完成夏收油菜收割10.01万亩,占应收100%;小麦收割1.3572万亩,占应收100%;马铃薯收割2.11万亩,占应收100%;杂豆收割0.05万亩,占应收100%。一是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安全“党政同责”,实行市、镇、村三级党政“一把手”总责制,市乡两级党政领导领办水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责任田139个3.47万亩,采用“2+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建立水稻、大豆复核种植图斑台账,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村到户、落实到地块,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二是联合水利、气象等部门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围绕冰雹、暴雨、高温等灾害性天气,强化趋势研判,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截至目前,建立农情实景小气候观测站2个,发送提醒警示信息4500条次,35.01万亩粮食面积完成投保,总保费1050.45万元。三是开展水稻、高粱、玉米等粮食优良品种的试验和推广。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草地贪夜蛾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运用,促进农药减量作物增效。截至目前,共开展水稻、高粱、玉米等47个优良品种的实验种植,已组织12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培训350余场次,覆盖2000余人次。四是将粮食生产与耕地撂荒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起来,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组织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撂荒地、非粮化”摸排整改工作,全面摸清底数、强化统筹利用,坚决杜绝耕地撂荒。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0.26万亩,排查撂荒耕地90.85亩,已复耕90.35亩,复耕率达99.4%。

(二)抓高质量发展考核稳目标。今年,涉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指标共3类6个,我局牵头组织农业现代化各成员单位,在做好向上沟通对接工作,及时了解高质量发展最新动态、掌握最新情况的基础上,对照绩效考核各项指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细化工作任务,不断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各项指标正在稳步推进当中。一是农林牧渔总产值一季度完成8.54亿元,同比增长7.3%,较去年同期增速排位前移5位,居全州12个县市第2位。预计二季度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9%以上。二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季度完成5768元,同比增长6.9%,绝对值居全州12个县市第1位,在30个1类地区方阵增速并列排在第9位。预计二季度完成9708元,同比增长8%以上。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完成贵州省都匀毛尖茶叶有限公司等3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走访调查,向金融部门推送16家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农业企业,共计融资需求10700万元(其中加工类企业12家,融资需求7700万元)。预计2022年上半年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完成63%,增幅2%,力争在全省I类地区排第3位。四是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率。完成第一批2万亩已完成初步设计并通过初步评审,预计8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初步设计第二批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力争9月开工建设,12月完工。五是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及增幅。完成全市机耕面积30.5万亩(其中:水稻机耕面积20.7万亩、玉米机耕面积9.8万亩),机播2.3万亩(水稻),机收0.42万亩(油菜),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28%。六是茶产业加工能力提升。引进贵州华义茶叶有限公司开展大宗茶加工,新增贵州兰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都匀经济开发区福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家茶企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推荐贵州福茶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都匀市匀城春茶叶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分别申报2022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州级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我市茶叶企业,推动都匀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抓好山地特色农业促发展。在全面稳粮保供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山区坝区统筹推进、种植养殖共同发展,建立以“都匀毛尖”为核心、以林下经济和28个坝区种植为重点、以生猪养殖为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各大农业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一是做强毛尖茶产业。去年秋冬季以来,共投入资金1576万元,使用茶叶专用肥3940吨。完成都匀毛尖地理标志核心区茶园提质增效示范点打造20个,全市茶园管护面积2.77万亩,辐射带动全市茶园提质增效4.24万亩。经过管护,今年,都匀茶园长势较好。截至目前,茶叶累计产量7382吨,产值23.31亿元。其中,春茶产量3042吨,产值达16.84亿元;夏茶产量4340吨,产值6.47亿元。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都匀毛尖茶产业出口贸易奖励扶持措施》,精准培育贵天下、贵台红、匀山、毛尖(集团)等一批本地龙头企业收购都匀市内夏秋茶,引进四川华义公司,发展大宗茶出口贸易。目前,全市茶叶出口量达1286吨、出口额达到1800万元。大力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在重点产茶村打造20亩以上连片机械化采示范基地21个,辐射带动3.97万亩茶园实现机械化采摘。二是做优蔬菜产业。深化与省蔬菜集团合作,打造以平浪镇平浪坝区,毛尖镇富溪等坝区为主的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基地0.272万亩。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保供基地标准为引领,在“两高”沿线的小围寨、墨冲、平浪、毛尖等镇(乡、街道)建设精品外销蔬菜基地0.9万亩。大力发展茄子、辣椒、夏秋瓜类等优势单品,积极推广蔬菜“321”高效栽培1.5万亩。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蔬菜(含辣椒)种植面积18.24万亩(次),产量22.80万吨,产值6.40亿元。三是稳定畜禽养殖业。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大力实施生猪产业“三百工程”,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禽良种繁育推广等工作,并依托海大、正大养殖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资金投入,推进“大场带小场”的发展模式,加快生猪、家禽、牛羊、生态渔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目前,全市生猪存栏20.457万头,出栏13.016万头;家禽出栏95.47万羽;牛出栏0.955万头;羊出栏0.511万只;水产品产量1850吨。四是做精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铁皮石斛、白芨等品种为辅的中药材产业,在匀东镇、平浪镇等地建设一批标准化中药材示范基地。加强对水果种植及管护技术的指导和培训,提升果树挂果率。目前,累计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2.92万亩,产量0.23万吨,产值0.057亿元;完成水果种植面积7.35万亩、投产果园面积5万亩,产量1.72万吨,产值达0.99亿元。

(四)抓招商引资和固投增效益。一是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谋划农业现代化招商引资项目31个,总投资36.59亿元,引进重点项目3个,签约项目1个(四川华义茶业有限公司的都匀毛尖茶大宗茶加工出口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2.25亿元,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二是稳步推进农业固定投资。2022年完成项目入库4个,总投资3625万元,1-5月完成上报投资1014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6.67%。2021年结转1个(都匀市中草药茶香乌金猪生态养殖基地升级改造),1-5月累计上报投资296万元。6月预期新增投资0.74万元。2022年下半年计划入库项目13个,总投资4.99亿元,预计完成投资资金1.5亿元。三是积极开展农业争资争项。完成争资争项9340.41万元,占全年任务数的62.27%,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资金7000万元(已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批复)。申报农业现代化发展基金项目6个,总投资20.7697亿元,拟申请基金5.8亿元,已获得农业现代化基金支持项目1个(黔南州供销合作实业有限公司50000亩优质粮油全产业链项目),到位基金0.8亿元。

(五)抓农业安全生产保稳定。一是建立应急机制。针对今年低温天气和当前汛期暴雨,制定《都匀市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8个极端天气农业防灾技术指导组,做到及时调度、提前安排、强化预警,确保灾情第一时间调度、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农作物受灾农民受损。截至目前,共出动防灾技术指导150余人次,现场开展农作物救灾技术指导376场。同时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应保尽保,减少农户灾后损失,截至6月底,全市承保政策性粮食作物35.01万亩全部完成(主要为水稻和玉米),蔬菜、茶叶、畜牧承保比例明显提升。共计赔付205.46万元(其中:生猪赔付56万元,蔬菜87万元、茶叶气象指数及种植险赔付55.91万元)。二是开展安全排查。开展全市农机安全、消防安全、渔业安全、农资市场等领域的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检查企业场所216场次,全市共计检修农机具检修200台(套),储备微耕机16256台,插秧机33台,联合收割机100台,排灌机械14907台,植保机动喷雾机械507台,农用运输机械1581台。三是强化农资打假。开展农资市场整治,严把农资质量安全关,规范农资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对制售假劣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产品专项整治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农资供应质量可靠、价格稳定,杜绝坑农害农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三夏”生产安全。目前,开展农资市场检查97场次,出动执法人员361人次,检查门店和企业500余户次。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五)抓厕所革命保民生。扎实推进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建设,逐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目前,已全部完成农村户厕摸排,摸排总户数80379户,卫生厕所普及率76.06%,2021年底整改类完成整改207户,完成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完成2021年农村户厕建(改)4101户,已完成验收3630户,验收率88.54%,验收合格3630户,合格率100%。印发《都匀市推进2022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截至目前新改(建)农户厕所893户,发放宣传资料8050份,开展技术服务107次,组织培训520人。

二、下步工作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中央1号文件精神,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不断强化主导产业、经营主体、要素支撑,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切实抓好粮食安全责任落实,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加快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资金,持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加大对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投保力度,力争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做好夏管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安排部署农业技术干部利用下乡指导工作的契机,指导群众及时开展调查苗情、喷施除草剂、追肥等,提高夏季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及防治效果。广泛向群众宣传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知识,提高群众对农作物科学防治意识和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努力营造“抓好夏季田间管理,夺取秋粮丰收”的良好氛围。从实际出发,扎实开展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深入排查整治辖区范围内毁苗、割青等苗头性、倾向性,做到一种就管、夺取全苗、争取壮苗,实现秋粮作物无苗荒、无草荒。三是提前谋划下半年秋冬种。围绕秋冬油菜大干一场任务目标,提前拟定我市2022年油菜种植方案,按照种到户、到地块的图斑化管理方法,建立油菜种植图斑台账,力争油菜种植面积相比去年稳定增长。同时,积极对群众开展引导宣传,加强督查调度,充分挖掘全市冬季农业增产增收潜力,抓好秋冬季蔬菜、油菜等应种尽种,确保各项秋冬种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为来年夏季粮油作物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持续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的防控排查和综合防疫技术指导,指导各镇(乡、街道)按照属地原则认真做好自查防控,重点督查巡查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检疫、调运监管等情况,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疫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